查看原文
其他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升级与实践创新——“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述评

本文引用格式

游迎亚,吕万刚,万晓红,等.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升级与实践创新——“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8):5-12.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升级与实践创新——“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述评

(游迎亚)

作者

游迎亚1,吕万刚2,万晓红1,李爱群1

  1. 武汉体育学院 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79

  2. 武汉体育学院 党政办,湖北 武汉 430079

青少年体育是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根本基石,也是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关键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定、法规完善、教学改革等多个层面,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创建全民健身和全面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进一步描画新时代新征程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的具体形态[2],阐明青少年体育夯基固本的关键位置。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具体实施,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不足的现状有望改善,但是“被动参与”“运动伤害”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质效提升。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科学参与体育活动,普及科学运动、有效运动和健康运动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中的根本性作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了“‘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聚焦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认识、文化动力、方法路径、体系建设、整体进程等议题,以期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

1

认识升级推进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观点更新

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倡议、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以及学术层面的研究探索,大众对于青少年运动与健康的理性认识正在逐步提升。从动员参加到科学普及,从活动身体到有效锻炼,从保证课时到提升质量,从增强体质到促进健康,上述观点更新既是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升级,也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1体育参与:从动员参加到科学普及

近年来,身体活动不足和体育锻炼缺乏导致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频发,近视率、肥胖率居高不下,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呈现年轻化趋势。如何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率,提升其体育锻炼的频次和质效,成为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钟秉枢教授在《科学运动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中,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等调研数据,集中呈现了青少年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实情状,并以此探讨如何通过科学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理状况以及提升抗压能力,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他认为,科学运动贯穿于青少年“动出灵性—玩出个性—跑出韧性—拼出血性—赛出德性”的逻辑主线之中,其中动出灵性指向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玩出个性指向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跑出韧性指向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拼出血性指向遵守竞赛规则,赛出德性指向展现体育精神。

从动员参加到科学普及的观点更新,反映的是青少年体育运动从粗放式的提高参与率向促进运动参与的科学化水平方向的转变。王健教授在《科学运动促进健康:青少年体育从参与到科学参与》的报告中提到,“从国家历年来的政策颁布和具体实施来看,政府倡导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一种更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锻炼和运动,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他指出,“当前阶段,‘科学锻炼’‘科学健身’‘科学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上,不仅要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而且要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水平,即由‘注重量的增长’过渡到‘既注重量的增长、也注重质的提升’,并最终发展到‘注重质的提升’的阶段”。从参与到科学参与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人们关于科学运动和健康运动的认知推进和观念变化,也体现出大众健身需求和健身需要趋向多元性和精细化。只有加快推进从参与运动到科学参与运动的理念升级和实践转向,才能更好地提升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质效水平,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1.2运动效果:从活动身体到有效锻炼

青少年体育参与从“量”到“质”的需求转变势必带来运动效果的目标迁移,即从活动身体到有效锻炼的科学转向。有效锻炼指的是遵循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等,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形塑精神品格的目的。

科学运动和有效锻炼是一组相辅相成的概念,前者可以作为前提条件,后者则是应然结果。因此,有效锻炼需以科学方法为前提。王健教授认为,引导青少年科学运动和有效运动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教会青少年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二是科学文化的宣传,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三是处方库的建设,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为不同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上述举措既是引导青少年有效锻炼的方法,也是指导全民科学健身的路径,有利于创建从“运动有益健康”到“科学运动有益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有效锻炼既指向身体的健全,也指向精神的完整。钟秉枢教授指出,科学运动和有效锻炼最终指向的是培育具备健康身心、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理想的人。他以“跑出韧性”为例,着重探讨了何为运动的有效性。“不流汗、不痛苦、舒舒服服”,达不到一定运动负荷的跑步不能培养“意志坚韧、心态宽容、勇于坚持”的精神品格,即无法促使青少年跑出韧性。事实上,无论是“动出灵性”对应的“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好奇”,或是“玩出个性”对应的“专注兴趣、自信坚定、善于冒险”,还是“拼出血性”对应的“拼搏进取、全力以赴、甘于奉献”,以及“赛出德性”对应的“恪守道德、品行高尚、敢于担当”等精神品格的形塑,都需要经由有效的运动过程达成。

1.3体育教学:从保证课时到提升质量

学校体育是落实青少年体育参与的主要阵地,体育与健康课程则是科学普及运动知识,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运动和有效锻炼,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生命完整建构的关键场域[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程新模式。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上述政策出台和标准修订,都昭示着体育教学从保证课时到提升质量的目标转向。

体育课堂质量的提升需要以精准的体质健康监测为前提。毛振明教授在《课程促进健康:三精准提升体质 课程普及运动: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报告中提到,体质的精准测量、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三精准”将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的必然途径。“三精准”工程可以通过对学生体质监测数据的全面分析,为学校提供翔实的校级总报告、年级报告、班级报告和个人报告等各层级的体测监测精准结果,以此制定有效的体质健康提升干预方案,对学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效果进行精准干预,从而达成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

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应当以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为路径。毛振明教授指出,当前体育教学的尴尬处境,从中小学生的“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到大学生的“小学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大学还是双手胸前传球”,再到毕业生的“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运动技术都没有学会”,指向的都是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育“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学科困境。他以体育走班制教学为典型范例,探讨“大单元体育教学”如何改变“模式单一、教法僵化”的体育课堂,从而更好地为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和科学运动提质增效。“体育走班制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将同一年级体育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按照运动项目重新组班上课,力求达到体育教师坚守个人专项,实现一师一专;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形成一个擅长;学校形成一校多品、一项多队的体育教学目标[4]。从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在130多所实验校的改革成果来看,基本都实现了体育课程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1.4发展目标:从增强体质到促进健康

从21世纪之初《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的“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到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及至近年来《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目标已逐步从增强体质转向促进健康,彰显出从身体优先到身心同步的理念升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指的是一种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因此,以体育为手段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理应包含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正如钟秉枢教授对于“玩出个性”的阐释:玩出个性指向的是玩出自我,而这个自我既包括对身体自我的形塑,也包含对心理自我的认同以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即拥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促进效益是体育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5],其中,体育运动与情绪调节之间的科学研究,为有效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周成林教授在《有氧运动对情绪调节的促进效益与学术研究实践》的报告中,通过严谨扎实的科学实验研究,探究了长期有氧运动与较高情绪调节能力之间的关联,以此揭示有氧运动对情绪调节的促进效益及神经活动特征。他指出,“有氧运动作为一种应激源,能够提升心理和生理唤醒水平,使大脑新陈代谢增快,提升前额叶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强化前额叶子区域的皮质激活水平。长期有氧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从而改善情绪调节方式,提升认知重评能力,进而提升个体的情绪控制能力。”体育运动对于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稳定的健康情绪,从而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文化牵引凝合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内在动力

文化是个体成长、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昌盛的精神动力,体育文化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内在牵引力和驱动力,有助于培养运动兴趣、锤炼意志品质和形塑理想人格。

2.1奥林匹克文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为根本核心,以体育为基本载体,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由个体的全面发展向整体的社会改造演进,从而建立和平美好的理想世界。孙葆丽教授在《奥林匹克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力图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上述理想愿景也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成为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6]

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本质和育人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孙葆丽教授认为,奥林匹克教育具有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特定性和特殊性,有益于开阔视野、学习技能和增长见识,助力青少年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锤炼和成长。奥林匹克运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不仅在于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个人身体的锻炼,而且在于内在心灵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形塑,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具体而言,奥林匹克运动可以激励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发挥奥运选手的榜样效应,树立身心和谐发展的典型范例;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和谐发展的良好价值观;培育青少年拼搏进取、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公平竞争意识。

2.2中华体育精神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如果说奥林匹克文化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了异域的文化引力和价值共识,那么中华体育精神则为他们提供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和行为范式。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形塑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和理想人格,是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黄莉教授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的报告中指出,中华体育精神反映着中国体育的价值导向和文化追求,不仅是中国体育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通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他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将中华体育精神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育人过程,充分发挥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和以体促劳的价值功能,是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动力源泉,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黄莉教授认为,体育精神教育是有机融合教学与育人、协调体育和德育的重要方式[7]。首先,促使体育精神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教学,通过科学设计和有序融入让中华体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人心。其次,推动体育精神教育与体育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课程思政明确体育精神教育方向。最后,定期开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系列活动,以主题运动会、读书周等活动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2.3民族传统体育推动青少年整体形塑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展现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身心兼修的生命整体优化观以及循规守礼的传统道德规范等传统精神文化基因[2],对于青少年的整体形塑具有积极作用,成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传统文化动力。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其在发展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文化认同与身体运动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丰富精神内涵与精湛技术体系的文化系统[8],有助于青少年增强身体素质和培育民族品格。姚晓芳副教授在《中华武术赋能青少年健康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与实践路径》的报告中提到,中华武术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形塑和精神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认为,武术蕴含“正、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有助于习练者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与此同时,武术主张内外兼修的习练要求,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颇多助益。青少年可以通过习练武术训练个体的注意力和意志力,达到心、神、意、形高度统一的境界。

3


方法改进助推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路径创新

理念升级和文化牵引为青少年运动与健康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内在动力,而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改进助推青少年运动与健康的路径创新,则更切实地关涉青少年体育参与和身体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度。

3.1科研平台创建: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作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研究与普及”的任务部署。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智库支撑的核心组成,承担着深入开展青少年科学运动研究和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如何以科研平台的建设为枢纽,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柳鸣毅教授在《国家体育高端智库创建经验——以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体育研究方向为例》的报告中,以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体育高端智库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高校如何通过创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聚焦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助力体育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他分享了如下建设经验:一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力参与青少年体育顶层设计。二是围绕《体育法》中青少年体育有关条款,多渠道解读、传播青少年体育知识。三是积极投身青少年体育调研工作,参与国家和地方青少年体育政策研究、体校评估、运动训练质量评估等工作。四是开展国家和地方青少年体育讲座,以智库为载体搭建高校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平台。

“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已经成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9],科技创新和科研创新则是这项基础性工程的根本保障。柳鸣毅教授认为,学术研究创新首先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本土实践,围绕青少年体育活动、赛事、培训等内容,从数据、案例、理论等视角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其次是聚焦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重大工程,深入实地调研,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合乎情理、有据可依。再次是把握体育发展基本规律,从体育研究的短期波动中探究体育实践改革长期趋势。最后是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体育实践联系中探讨值得借鉴、交叉、融合的研究。

3.2学科融合创新:探究青少年科学运动内在机理

从学科特点来看,体育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10],上述特性赋予了其进行学科融合创新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以学科融合创新深入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原理、运行机制、作用方式等,让体育运动的“暗物质”和“隐性轨迹”得以显现和可视化,进而为青少年科学有效运动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路径,是体育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的关键领域。

体医融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其成果创新也为指导青少年科学运动提供了实践依据。张岩教授在《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的体医工程融合创新》的报告中,概述了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阐述了精准组学研究如何探究运动的内在机理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了解运动”和“监测什么”的问题,助力科学运动的基础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他基于高强度运动对免疫影响的争议问题,以马拉松运动的免疫抑制情况为具体案例,精准揭示了剧烈运动后的免疫抑制情况。通过对马拉松进行单细胞精度的全面扫描发现,马拉松运动之后,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恢复时间要晚于免疫细胞数量的恢复时间,从而提出马拉松运动后需要减少聚集并充分休息的建议。体医融合实践创新为如何开展运动健身、有效预防运动伤害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证据。

3.3体能训练理论普及:匡正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误区

体能训练对于青少年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人们关于体能训练安全与否、儿童青少年能否进行体能训练以及如何进行体能训练等问题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亟须科学普及体能训练知识,匡正儿童青少年运动训练误区。儿童进行抗阻训练不安全,并且对骨骼生长发育有害,是青少年健身计划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尹晓峰副研究员在《健康“力”动——认知儿童青少年抗阻训练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基于各类国际协会组织的科学立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实证检验,解析了青少年抗阻训练的安全性和收益,以此厘清抗阻训练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不安全的认识误区。他认为儿童青少年肌肉骨骼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不应只关注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有氧运动,而应认识到肌肉力量、基本运动技能和有氧运动对所有青少年的共同重要性,无论体型大小或体能如何。

李丹阳副教授在《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前沿及应用》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到了当前普遍存在的关于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认识谬误,包括青少年青春期前不能进行力量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杠铃训练,以及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黄金法则是遵循敏感期等观点。他通过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青少年如何科学进行力量训练、杠铃训练、有氧耐力训练、运动技术训练以及早期专项化训练,并提出“敏感期训练”忽视了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影响青少年体能训练科学化体系构建。

3.4运动测试系统应用:因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遵循人体生物节律,把握身体活动规律,有效预防运动损伤,是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题中之义。目前借助专业的运动测试工具,可以对身体动作进行系统评估,从而提升运动效率,预防运动损伤。比如当前功能性动作系统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专业技能进行科学评估和层次划分,从而分析运动员存在的身体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风险,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和运动训练效率。将上述动作测试工具应用于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和运动健身过程,有助于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年龄阶段、体能水平和训练模式的差异,为青少年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锻炼方案,有效预防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身体风险。

刘晖教授在《功能性动作系统在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的报告中,对功能动作系统的组成、分类和测试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功能性动作系统包括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简称SFMA),Y平衡测试(Y balance test,简称YBT)和基础体能筛查(Functional Capacity Screen,简称FCS)。以疼痛为分界点,往训练方向发展选择FMS、YBT和FCS,往疼痛评估方向发展选择SFMA。他指出,基于动作测试和评估的纠正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提高灵活性,使基本的身体活动不受限制,二是建立功能稳定性,让身体拥有更好的运动控制能力,三是重塑动作模式,将重点放在功能性动作模式上,让身体更好地运用自身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概而言之,动作模式训练需要因应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符合人体发展发育过程。

4

实践探索推动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体系优化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整体性和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策制定、法规完善、教学改革、社会支持等多个层面的工作推进。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场域的实践探索,是推动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体系优化的重要支点。

4.1政策法规:学校体育工作纲领性文件的修订与指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自1990年实施以来,《条例》历经三十余年的历史,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亟须作出新的修订、调整和完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11]

邰峰教授在《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修订与青少年健康促进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学校体育工作面临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体育课被占用现象依然突出,体育教师缺编严重和待遇不平,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不畅,体育教学风险防范机制缺位,以及体育进中高考受阻等现实问题,亟须通过《条例》的健全和完善,增强现实执行力,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条例》修订工作的具体推进:以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理念为指引,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实《条例》修订的法律依据,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保障;调整陈旧表述,丰富《条例》内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良性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切实保障学生体育权利;明确《条例》的奖励与责任机制,保障体育教师权益。《条例》的修订将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指引和政策保障,实现学校体育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4.2教学改革:“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体育课堂的实施与践行

如前所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程新模式,标志着体育课堂从教什么到教会什么的评价转向,而如何落实“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刑金明教授在《常赛:青少年体育运动在落实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践行理路》的报告中指出,“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其中,“常赛”作为检验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关键环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12] 。然而,当前体育教学“常赛”目标任务的落实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理论指导与成熟案例稀少,促使“何为常赛”“何以立德”的问题生成。二是“常赛”德育价值与功能的泛化,导致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模糊。三是“重体轻育”的教学惯性,限制发掘“立德树人”的内容资源。四是教学内容到“常赛”教学的转化脱节,固化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五是比赛过程的未知性和德育的内隐性,阻碍“立德树人”成果的客观评价。

为应对上述困境,他提出践行体育课堂“常赛”的三个要点、四个策略和五个向度。其中三个要点即注重项目特点,兼顾学生层次;注重行为能力养成,“赛”出品格;保证“常赛”的效果与安全。四个策略即简化比赛促兴趣激发,“学”前比赛促技能理解,“学”后比赛促技能掌握,“片段情境”比赛促技能运用。五个向度即关注单元整体,把握“常赛”梯度;关注课堂质量,提升“常赛”效度;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常赛”力度;关注多元评价,挖掘“常赛”深度;聚焦课堂管理,延展“常赛”维度。

4.3学生本位: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再次强调三大核心素养,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13]。运动能力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为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14]。运动能力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根本基石,是培养健康行为和形塑体育品德的基础要素和方法路径。由此可见,运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体现出学校体育改革以学生为本位的目标转向和价值取向。

季彦霞教授在《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报告中,从学生自身运动能力视角切入,通过选取西安、石家庄和成都三个地区的中小学校,共计18 406名中小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教师、教练进行科学训练安排提供依据,帮助学生发展优势能力、提高劣势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上述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深入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的地域因素和性别差异,为科学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能力提供了实际操作指导。

4.4协同机制:“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建立与推进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性社会事业[15]。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三个主要场域,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实现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无缝式引导,有效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目标的达成[16]。因此,“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建立与推进,是促进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体系优化的关键路径。

如前所述,当前青少年体育“被动参与”的现象突出,“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体育行为的养成和形塑。其中,家庭体育既是学校体育的扩展和延续,也是社区体育的基础和前提。葛小雨博士在《中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的报告中,基于当前锻炼方式和社交方式同时改变的社会语境,对我国中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他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个体通过社会互动交往改变自身社会属性的重要社会化特性塑造阶段,对他们而言,主观幸福感的生成过程不是单纯的生理介质或心理自我实现,更多的是在家庭体育锻炼这一社会交互行为中产生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感受。主观幸福感作为高层级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是促进青少年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体育的重要心理动因。近年来,关于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是体育学的热点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有关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还存在研究盲点。葛小雨博士指出,在家庭体育锻炼与锻炼关系满意感中间存在尚未揭示的隐藏变量,在信息支持与心理情绪之间也可能存在尚未厘清的认知机制,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开掘和揭示。

5

未来愿景引领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整体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画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的具体形态和未来愿景,其中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将引领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整体进程,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系统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构,以及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5.1体育与健康教育系统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站在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行实质性创新[17]。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全面展开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创建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文化氛围,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和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主动体育行为的形塑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汪全先教授在《新时代体育与健康教育建设的系统蕴意、逻辑结构与伦理向度》的报告中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他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具有规范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即起始于主体觉解,主动性考量体育与健康教育建设的内涵;行动于过程协同,动态性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建设的进路;保障于环境调适,适应性调节体育与健康教育建设的内外环境;落脚于结果导向,整体性提升不同学段青少年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具有实现“全体健康”“全面健康”“全程健康”“共享健康”“终身健康”的“善治”目标追求,即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至善伦理作为根本向度,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价值伦理作为长远向度,以道德责任为维度的责任伦理作为核心向度。

5.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构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强国的高光领域和显性指标,是体育强国的战略支点[18]。其中,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构是竞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动力。《“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竞技体育实力再上新台阶”的任务目标,强调“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基本建成适应需要、主体多元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基础更加坚实、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要求。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成果,将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和强大动能。

“三大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具有深厚的国民基础和高度的社会关注,既是深受青少年青睐的运动健身项目,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竞技体育项目。“‘三大球’的全面振兴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19]当前,“三大球”的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其中足球的发展困局尤为突出。罗冲副教授在《足球人才发展生态系统的理论溯源、三重维度特征与建构路径》的报告中提到,足球人才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足球政策的叠加点,但是当前依然没有解决高水平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局。他基于我国国情实际,对青少年足球人才发展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维度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搭建生态网框架,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发展;打通生态流堵点,促进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调适生态位平衡,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构路径。

5.3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最终指向的是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旨归,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既是青少年发展需要关照的重点议题,也是体育领域应当回应的时代问题。

陈丛刊副教授在《新征程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考量与推进路径》的报告中,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和战略考量,归纳梳理了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愈发重视,以及各类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和落地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营养不良问题持续改善,柔韧性、爆发力、速度、耐力等指标也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体教融合存在难点和堵点,学校体育发展质量不高,学校、体校、俱乐部课余(校外)体育活动管理不规范的现实难题。他认为在新征程上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应重点关照三组关系,即协调体教融合的关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把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布局;处理校内外体育的关系,确保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作用。

6

结语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作为一项长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和行动战略,宏观层面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景目标的实现,指向民族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观层面关涉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指向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关涉全民健康素养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指向具体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进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治理。

参考文献:略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